新华网沈阳4月4日电(记者武江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在盘锦市“碱地柿子”院地共建科技演示基地内,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盐碱地所作业人员正忙着辅导农户科学灌溉、精准上肥。碧绿的植株顺着牵引线向上攀爬,果实挂在藤蔓上,现代化蔬菜大棚内一片生机盎然。
近年来,该演示基地经过种类选育、熊蜂授粉等技能,成功将盐碱地转化为高作用蔬出产基地。本年团队方案逐渐扩展栽培规划,并引进才智农业办理体系,完成产值与质量双提高。
盘锦市是农业大市,碱地大米、稻田蟹、碱地柿子等特征农业资源丰富。近年来,辽宁省农科院与盘锦市经过院地共建项目、农业专家下乡辅导等方法,助力水稻增产、河蟹提质,为盘锦市农业工业高质量开展供给了有力支撑与保证。
2024年10月,辽宁省农科院的水稻演示基地测产效果为:演示区水稻成长态势杰出,无倒伏且病虫害较轻,籽粒丰满,均匀亩产值到达711公斤,增产近5%。经过“大标准扣蟹关键技能讨论研讨”项目的施行,扣蟹的标准规整,外观质量优秀,个别均匀分量是一般农户饲养扣蟹均匀分量的两倍左右。
4月1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与盘锦市人民政府科技共建“2024年作业总结暨2025年作业部署会议”举行。“咱们会继续加强演示基地建造,招引更多种粮大户参加,完成科技效果同享,为盘锦的农业开展助力。”院地共建首席专家于亚辉说。
辽宁省农科院副院长冯良山说,省农科院与盘锦市两边协作历久弥坚,效果丰盛。未来会在种类立异、绿色出产、品牌打造等范畴继续发力,一起培养新式农业运营主体,推动农业全工业链条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