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处,初春时节,登上东单路口过街天桥,向北望去,一条春意盎然的崇雍大街在晨光中蜿蜒伸展,青砖灰瓦与嫩绿枝丫相映成趣,老槐枝头传来声声燕语,孩童在街心公园里嬉戏,临街商铺也都装点了“春”的颜色。
暖阳春风中,徜徉于此,141万块旧砖重塑青砖灰瓦的历史肌理,修旧如旧唤醒沉睡的百年建筑,让老字号与网红店在春日里交织出新的烟火气。如今,崇雍大街正以其独特的风韵和魅力,持续吸引着八方来客感受“老北京城春天的味道”,以“绣花功夫”书写着首都核心区城市更新与民生服务的双重答卷。
跟随“春姑娘”的脚步,顺着崇雍大街一路北行,沿途街景值得反复品味。一处处小而精、小而美的口袋公园,让居民能在“家门口”欣赏到好春光——娇羞的玉兰花满枝绽放花气袭人,俏皮的梅花尽情展现出它最美的模样,热情的迎春花伸出繁茂的花枝迎接四方来客。
文风京韵、大市银街,崇雍大街的春日美景给春光无限好中增添了不少韵味和内涵。
“这条街改造以后,变化特别大。现在走在大街上,不仅景色美了,道儿也变宽了,心都变得豁亮了。”家住朝阳门街道的丁大姐,是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的老居民,让她感到最暖心的还是改造过程中的以人为本,“你看那街边和口袋公园里的凳子,上面都是木头的,夏天坐不烫,冬天坐不凉。还有路面,现在都是灰砖,透水。这一些细节,都体现着对百姓的关心!”
自2018年开始,东城区对崇雍大街街区环境开展规划设计、整治提升、更新改造等工作,街区的历史建筑开启了“集体卸妆”,露出古老建筑独特的韵味。
放眼大街,合芳楼依然基本保留了清末时期的原有样式,通过十几道修缮工序,终于重现芳华,挂檐板上“凤穿牡丹”的花纹清晰可见。根据1960年的老照片恢复的默片创始人张玉亭旧居——大吉祥古玩店,以青砖灰瓦、拱窗彩绘的风貌重现风采。还有“永明油漆店”“东四南杂粮店”等老牌匾,均被妥善保留,尽显岁月韵味。
回忆起当时的改造场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崇雍大街项目建筑师孙书同至今仍历历在目。他介绍,大街改造坚持采用“真砖贴砌”的老工艺,只“卸妆”不“贴皮”,跳出“涂脂抹粉”的惯性思维。在修缮中,整条大街还使用了141万块旧砖、31.2万块旧瓦及大量木构件,总体旧材料回收利用率达65%。
如今,在大街上,12种挂檐板样式、20余种女儿墙样式,48种门窗修缮方式,30余种样式、20余种背板牌匾设计,多种建筑风格在老城肌理、协调统一的原则下混搭却交融共生,使整条大街仿佛老北京历史画卷般,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
随着街区更新带来的是整条大街的业态升级,老字号变“潮”了、咖啡厅“卷”起来,“网红”店慢慢的变多,吸引市民游客驻足。
漫步大街,同日升粮行、四联美发、同仁堂、烤肉宛等老字号焕然新生,尝鲜“二八酱”的年轻人络绎不绝;北京稻香村零号店、红星前进面包牛奶公司等烘焙店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亮点雪莲”文创园、南阳·共享际等新潮文化空间增加了街区趣味。东四北大街被网友调侃为最“卷”的咖啡一条街,带动了整个片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现在,不光周围的老街坊把午后在崇雍大街上散步作为一种享受,慢慢的变多年轻人来到了这里,在街角一处处景观小品前流连驻足,在精致考究的门楼下徘徊欣赏……这条街老字号云集,便利店丰富,时尚小店各具特色,浓浓的烟火气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来客。
伴着春天万物苏醒,崇雍大街萌生出新的韵律——春日消费盛宴在各大商圈开启,特色店铺掌握了春日的“流量密码”,新业态、新消费、新体验,共同奏响崇雍大街的春日变奏曲。
温暖的阳光照进百年金街,照在人来人往的旅客身上,他们面带笑容有说有笑,手里提着各自心仪的“北京好物”,发出“太好买了!”的心声。
当2025“‘香’遇王府井”系列活动遇上2025秋冬北京时装周,春季美妆节、春日工艺盛典、春日焕新季促销……各项活动联动商圈八大商业综合体,延展至此,这条大街也变身时尚大道,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全新消费感受。
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大娃怪市回归隆福寺商圈,开启了2025首场复古市集,来自全国各地的191家摊主集体“开摊”,原创手作、特色服饰、脑洞好物……在这里,任何一个人都能淘到中意的小众好物,体验全新的生活方式。
随着天气回暖,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走进崇雍大街,“吃春菜”“尝春鲜”,尽享春日美好时光。各商家抓住时机,纷纷上新春季特色美食,舌尖上的“春意”带动的是焕发生机的“春日经济”。
走进位于东四北大街152号的北京稻香村零号店,前来购买甜点的顾客排起了长队,店内新上市的青团成了不少老顾客的“新宠”。市民王女士说:“青团有五种口味,我今天买的是新推出的芋泥乳酪口味青团,老口味好吃,新口味也很值得一尝。”
又逢春茶上市季,吴裕泰茶庄雍和宫大街店的销售窗口前排起了长队,人手一个浓浓茶香的冰激凌,成为这条街上的“时尚单品”。
这个春天,小龙虾紧跟时尚潮流,联名创新,玩出新花样。胡大饭庄与官栈“梦幻联动”,联名首创花胶小龙虾,吸引了市民游客前来尝鲜。
街区环境的改善,让无论是长住于此的居民、商户,还是路过的行人、旅客,都觉得这里更有感觉、更有味道了。来City walk的年轻人也多了起来,网红店掌握了“流量密码”,把握机会纷纷入驻。
超红的创意甜品店闹公馆在东四西大街开了新店。紫苏草莓橙花造型美观,莎布蕾饼干口感硬脆,草莓酸甜中伴有浓浓的紫苏味。每一款甜品颜值味道双在线,创意十足。
去年底,在东四北大街62号新开业的CHILLPILL生甜甜圈,让“甜品脑袋”很难拒绝,这里的甜甜圈并不齁甜,而是改良过的中式甜口。别样的甜甜圈,青葱芝士、帕玛森火腿,为食客带来小惊喜。
择一春日午后,放慢脚步,点一份精致的下午茶和甜品,为市民游客的日常增添一抹不同寻常的色彩。
坐落于雍和宫大街165号的“崇雍客厅”,如今也已成为大街的一处特色空间。这里由中规院与北新桥街道共建,既是老城保护更新的基地、设计创意的沙龙空间,也是居民身边的社区会客厅。
“欢迎您常来!”客厅落成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崇雍客厅项目责任规划师郭磊就把自己的办公室“搬”了过来,热情接待每一位参观者。郭磊介绍,团队与北新桥街道草园社区合作开展了最“京味儿”非遗进社区、咖啡文化进社区等一系列活动,来访的年轻人不少。“眼见着大街的人气越来越旺,我们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
地铁口建起休闲广场、简易楼腾退变身绿地、胡同里腾出位置建花园……随着崇雍大街“颜值”不断的提高,这些曾经不起眼的角落纷纷化身为美丽风景,大街的魅力还延伸至胡同肌理,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实践。
东城区以“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的绿色交通理念为主,聚焦东四南北大街人车路权失衡的问题,压缩机动车道宽度和数量,拓宽人行步道,打造无障碍通道,真正还路于行人,体现社会文明的进步。
为了让路更好走,东城区给街区“拔牙”,减少根杆,削减电箱,大街杆件林立的场景成为历史,电箱全部退出人行道,真正的完成了隐蔽化、小型化、景观化。
家住东四十二条胡同的居民郑立红说:“大街越来越漂亮了,基本上每天一早一晚到大街上去遛弯,儿子回来看到后都说真是出乎意料!”
又到春暖花开时,东四街道“花友汇”的李健正忙着为胡同里的花箱、花园浇水、修枝。自2017年发起成立以来,“花友汇”从最初的一个社区陆续发展到六个社区,不到十人的队伍如今已壮大到700余人。
街道充分的发挥居民自治“花友汇”作用,鼓励居民对花池及花木进行认养,增加胡同绿化面积,有效提升了街区环境品质。在美化环境的同时,着力打造既能承载老城味道与老城记忆、又充满了许多活力的街巷空间,展现“天棚鱼缸石榴树”的胡同风情。
李健说:“我们有自己的‘丰收节’。老北京人讲‘礼’,谁家种瓜种果,丰收了,要和街坊邻居分享,送你一个,送他一个,互相交流、增进感情。瓜果的香味回来了,其乐融融的胡同生活也回来了。”
如今,种花养草,已然成为东四街道居民的新风尚。胡同里各家各户门前,以前堆杂物的空间变成了小花园,东四胡同也成了游客心中的“网红”打卡地。“花友汇”已经从东四街道,逐渐向东城区其他街道发展,慢慢的变多的居民加入到扮靓家园的队伍中来。
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精致磨合下,一些便民超市、便民菜站、便民洗浴、便民洗衣店等被保留了下来,并进行了集体升级,满足周围居民生活需求。
“现在家门口太方便了,日常需求走两步就能得到满足。”对于家门口的变化,居民李立萍十分满意,她说,便民服务的菜店、便利店,大大小小的饭馆,50米到100米就有一家,老字号与便民小店相辅相成。“现在买菜很方便,不用囤很多,每天都能买到新鲜菜。”
崇雍大街的时代新貌逐步渗透到居民的生活中,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居民都有切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草长莺飞,春风拂面,和煦的阳光映着门前的古树新芽,李立萍说:“等到过些日子,花儿全都开了,这里还会更漂亮!”
又阳了?最近一段时间,不少网友在社会化媒体上晒出“两道杠”的截图。中国疾控中心5月8日发布的监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监测期内(3月31日—5月4日)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由7.5%升至16.2%,住院病例阳性率由3.3%升至6.3%,新冠病毒已成门急诊就诊量首位病原体。
#男子质疑妻子两个孩子1天100元不够吗 【家庭开销引发争执,男子质疑妻子:两个孩子1天100元不够吗】5月15日,安徽。男子一人承担养家费用心理不平衡,跟妻子计算开销,质问:“两个孩子一天100不够吃吗?你不是他们妈?就让我承担全家吃喝。”女子反问:“有100吗?”男子控诉:“水费谁交的?电费谁交的?”争执中,男子将盆扣在妻子脸上,还称要报警。女子发文表示:我的钱都是我自己花的,23年他全年给了1000,24年全年2万,25年至今2笔生活费,5500,他觉得孩子都是他养的,(离婚)抚养权不会给我。(星视频)
患者家属代取款被要求必须本人到场,家属无奈将患者从医院抬到银行,取钱两小时未果离世。
#救援队回应福建8岁男童失踪 #孩子#孩子安全#社会百态#救援现场 不可能凭空消失!
继续出发,希望今天能有好消息#福建8岁男童走失最新进展 #救援队回应福建8岁男童失踪 #石谷解#救援队
5月17日,有网民发消息称,当天上午,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一男子在印有货拉拉字样的小货车驾驶室死亡,被发现时尸体已经腐烂。
5月18日凌晨,浙江瑞安市教育局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5月17日上午,网传马屿镇中心小学教师林某某惩戒学生行为的视频。
5月17日,浙江瑞安一小学教师被指殴打10岁小学生,并把他抱到三楼窗口威胁要将其扔下去,引发全网关注。“现在家长已经报了警,教育局也介入了,也验了伤,是我的问题我不推卸。”
近日,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今年五一期间,一刘姓驴友组织22人结伴进入广东清远英德市网红打卡地“一线天”溪谷溯溪,其间发生不幸,一人溺亡。事发后,遇难者家属向其余21名同行队友提出总额86万元的补偿诉求,其中含死亡赔偿金70万元、丧葬费用16万元。